道教传说 元始天尊授意让姜子牙拜相封神,所有的名额分配得差不多了,姜子牙奉了元始天尊的敕令要册封365位正神,姜子牙原计划把玉皇大帝封给自己,当封完*364位灶神时众神好奇问玉皇大帝分给谁,看到只剩下1个重要位置玉皇玉帝。 姜子牙这个时候有点走神,本想说这个位置是留给自己的,但是说话有点激动和结巴,姜子牙捻须微笑道:“有人!”话还未断音,这时姜子牙的老舅张有仁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只一声“有仁谢过丞相”,便化作一缕白光飞升天界,成为玉皇大帝,把一个老姜头气得一跳跳到窗台上坐着去啦, 老姜头气得一跳跳到窗台上坐着去啦,现在张坊村还有把姜子牙的塑像放在窗台上的习俗。所以玉皇大帝也叫“张有人”也!那句“自然有人……”成为玉帝的高贵出身,岂不很有意思? 一、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,老家来自明月山脚下张坊村,名叫张有仁,又称张百忍。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来,天地间一切祥和,后来诸神开始争斗、人间荒淫无度,使得天地三界大乱,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。 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,四处寻找,后来到了张家坊时,发现张友人,将寨内治理的非常和睦,并且为人和善慈悲,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。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“终身天帝”,共称“玉皇”,又因玉皇是三界的总皇帝,因此加称为“玉皇大帝”或“玉皇上帝”。道教神像黄天后土 玉皇王母佛像 老天爷神像 玉帝王母神像 二、从玉皇山道观记载,相传玉皇大帝出生于袁州温汤张家坊,后随家人迁至莲花山(现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乡玉皇山)附近,长大成人当了一个寨主,名叫张有仁,又称张百忍。 远古时期,三界混乱。天庭也不例外,玉皇大帝恼于天庭混乱,于是下到凡间精修。无玉帝住持的天庭更是无章无序,天庭众神决议一定要到凡间找回玉帝。可是派谁去?又去哪里找?最后大家讨论决定派太白金星去找玉皇大帝。太白金星下到凡间,时值人间夏朝初期,遍寻凡界,至三苗莲花山,看到此处瑞气冲天,紫气环绕,乃人间大治之像,必有圣人出焉,于是化作老农像,上前细探, 道教神像黄天后土 玉皇王母佛像 老天爷神像 玉帝王母神像 该山山形*特,像莲花一样,山旁边有个寨子叫张家寨,寨主张有仁,又叫张百忍。张有仁把寨子治理得非常好,在当地老百姓中德高望重。周边一片混乱,可是唯*这个寨子治理井井有序。太白金星猜想可能这位寨主就是玉皇大帝的转世,于是就去测试他。经过贪嗔痴慢疑的测试,张有仁都通过了,而且在这么混乱的时候,凡界唯此寨治理成太平盛世,与天庭繁华有殊多相似,说明这个寨主非常有宿世善德的。太白金星肯定了张有仁一定就是玉皇大帝。太白金星于是劝说希望他回到天庭去。起初寨子里的村民们感恩张有仁的慈悲治理,表示需要他,坚持恳求他留下来,张有仁不忍舍下村民离开,太白金星耐心地讲希望他眼光要广大,三界众生都需要他。于是玉皇大帝就和太白金星回到了天庭,并叮嘱村民:只要守住张家寨的道与德的民风,就一定能永远得到神仙的保佑呵护。道教神像黄天后土 玉皇王母佛像 老天爷神像 玉帝王母神像 老百姓为了感恩张有仁的道与德的福惠,就把这座莲花山改叫玉皇山,同时在老家张家坊又盖了张氏祠堂,令张氏后代子孙牢记张有仁的叮嘱,时时要守住道与德,为了纪念张有仁,张坊村每年的正月初九在张氏祠堂摆上八大碗祭祀玉皇大帝。那这里的张氏祠堂,趋于其它,这里是以职务和对世间的贡献为标准,供奉的是两位张挥的孙子——左位是玉皇大帝张玉皇,右位是张阎王,两边的配殿一边是,张氏做出**贡献的族谱名人,一边是张氏全世界的分布图。道教神像黄天后土 玉皇王母佛像 老天爷神像 玉帝王母神像